香港,是一個包容的地方。
古今中外,各色人種,貧富尊卑,都可以和平共存,甚至擦出火花,令香港更多姿多采。
我在這個包容的社會成長。我享受香港存在的一切。
70年代開始,我研習國畫,書法, 練就一手筆墨功架,但同時亦背負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枷鎖,知識變成創作的障礙。
於是,我停止作畫,專心投入廣告創作。 當導演,拍廣告,鍛鍊了我對西方美學的處理,及求變的態度,但不能滿足我的創作慾,畢竟廣告創作過程,難免要看人家的嘴臉。
現代藝術,達達,普普等幫我打開思想障礙,令我重獲自由。
我不再裝成古人,追摹一個不屬於自己年代的情懷。
亦不會強作洋裝,栽種一些不適合自己土壤的花朵。
我寫我日常所見所聞,把傳統二字從腦海中剔除,無傳統,亦無反傳統,幾千年的畫法變化,卻豐富了我的調色板,擴闊了我的空間,放眼五光十色的城市,市井文藝,雅俗共存,令題材俯拾皆是。
每當我張開白紙,就呼吸到自由的氣息,好像上帝創造天地的第一日,任我縱橫,游走於社會兩極,穿梭於古今潮流,上窮碧落下黃泉。 過癮。
說到底,是包容。 像香港一樣。
百分百本地創作。
黃聖聰 個人簡歷
黃聖聰 (PAUL WONG) 廣告導演, 畢業於香港大一美術學院,書畫方面,師承呂壽琨老師及翟仕堯老師,曾任平面設計師、廣告美術主任及 4A 國際廣告公司創作總監。PAUL 亦是香港首位華人獲委任 4A 國際廣告公司行政創作總監。
Paul 於1990年轉為廣告導演, 因為具有深厚的美術及廣告創作背景, Paul 有特強視覺感,作品有電影感之餘, 卻能特出原劇本的創意及切合客户市場的訴求。 PAUL 處理不同的劇本、人性、感情、喜劇、大自然、高科技、傳統、宏偉等不同場面, 都發揮得恰到好處。
過去27年,Paul 的拍攝足跡遍佈世界各地。 憑著廣告創作背境及個人技術 (攝影及美術基礎) 造詣, PAUL 除於1992年獲法國康城廣告節選為年度最佳新秀導演外,在香港及海外更獲頒發接近80多個國際獎項。PAUL 亦曾任香港 4A Award, 星加坡 Creative Circle Award,纽約 Astrid & Questar Awards 的國際廣告獎評判。
Paul 堅持高質素信念, 制作要求嚴謹及意念不斷創新突破。能夠連續12年成為百威啤酒的專用創作總監及導演,Paul 創作的百威螞蟻, 成為家傳户嘵的廣告 Icon, 亦成為中國罕有的長壽品牌形象廣告,令百威的領導市場地位牢不可破。
Paul 幾乎走遍世界各地拍攝廣告,攝影,參觀美術館和博物館,令他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藝術和文化。這方面的經驗豐富了他的遠見及增強了他的創意空間。
他的作品猶如混合了中國傳統藝術、西方藝術及設計,與廣告槪念的雞尾酒。對他來說根本沒有傳統這個槪念。時代不斷改變,傳統的定義也一樣,單單著眼於傳統或非傳統只會對創作設了限制。為了令創作更廣濶,PAUL 運用了不同創作概念,例如:達達主義、普普藝術、各式各樣的書法字體等。除了打破時代和文化的界限,他亦打破了藝術本身的界限,書法中不但可以包含不同的字體 ( 甚至有主流書法以外的字體 ),字體的構圖和墨色濃淡所形成的色彩,也令作品成為圖畫和平面設計。
作品中的主題可能被視為反傳統甚至粗俗,然而 PAUL 只是按屬於他所處的時空、興之所致地創作,而非强作古雅令作品脫離現今世界。對藝術家來說,創作是一種自娛,也是情懷的表達,就如中國古代文人畫的精神:意不在描繪物件,而是寄情詩畫。
作為業餘藝術家,黃聖聰在創作中一直保持自我和獨立,廣告的工作亦為他的作品加添創意和趣味。
黃聖聰曾參加之藝術展覽 :
1973 年 :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節藝術展
1975 年 : 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
1975 年 :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中國藝術展
1977 年 : 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
1977 年 : 傳達畫廊金木水火土三人展
1983 年 : 香港亞洲藝術節當代藝術雙年展
1985 年 : 香港亞洲藝術節當代藝術雙年展
1996 年 : 香港頤雅草堂書畫展
2005 年 : 黃聖聰水墨塗鴉展
2008 年 : 加拿大 “書法書” 中國書法多元展
2013 年 : 香港 Galerie Koo 雍廷序畫廊 2人書法水墨展
媒體報道
由設計師踏上廣告導演之路 專訪香港著名廣告導演黃聖聰 <香港印藝學會>
2018-06-26